古运河遗址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6-11-01 02:33

通济渠夏邑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一部分。流经济阳镇的这段大运河,至今仍保留着零星分布的故道水面,其中一处长约500米、最宽处约30米的水域,是郑州以东唯一一处保留有水面的运河故道,大运河“隋堤烟柳”的历史景观可以借以恢复,目前已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第一批次名单。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自废弃后,由于黄河泛滥的冲积淹没,其遗产价值状况一直不明。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工作,考古工作者对通济渠夏邑段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基本搞清了这段运河的地层堆积、结构、使用和废弃年代等情况,填补了通济渠遗产价值状况不明的空白。

  在汴河济阳镇段的两个发掘点,考古人员均发现隋、唐、宋三个时期的大堤遗存,最晚大堤废弃年代为明代,中期大堤堆积厚,使用年代长,废弃于宋代,早期大堤为青灰土筑成,是隋代修建通济渠之前的旧河堤。

  大堤表面发现有因干旱形成的干裂纹,表明大堤废弃时天气干旱,为研究当时气候环境状况提供了宝贵材料。

  在南大堤外侧,发现不同时期筑建的护坡大堤;南大堤内侧,还发现有建筑基槽和大面积分布的木桩遗迹,木桩断面年轮纹理清晰可见。专家初步考证认为,这是大运河护岸工程之“木龙杀水法”的建筑遗迹。

  “这些遗迹印证了大运河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清淤疏峻、维修保护、加固堤防的历史事实,是研究我国古代运河固堤技术和河道治理养护的珍贵材料。”考古队领队、商丘博物馆馆长王良田研究员说。

  运河大堤上,不断发现密集的行人脚印、动物蹄印和车辙印痕,大堤外还发现有古道路,印证了史书关于大运河堤即当时官道和堤外有道路的记载,真实反映了当时运河大堤及堤外道路作为官道交通的繁忙。

  王良田说,运河河堤、河道、地上建筑遗迹的完整发现,展现了隋唐宋时期通济渠河道巨大的规模尺度,河堤的形制与工艺,反映了河道历史的线路与走向,是大运河通济渠段作为宏大规模尺度的水利工程的考古证据,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高超水平的直接见证。

  • 上一篇:火店宫灯市场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