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坠子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6-10-09 21:40
豫东坠子源于河南,由曲艺道情、三弦书等结合形成,具今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豫东语音演唱,故称之为豫东坠子。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为三字蹦、五字坎、七字句、捉十字、巧十字等。
豫东坠子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渔鼓”两种曲艺形式,从清末开始,两个曲种的艺人逐渐合流,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促成唱腔音乐的重大变革,“溜腔”(俗稀"哼弦子",起腔之前使用)的使用就是曲型成熟的表现。新的唱腔和音乐结构的出现,是豫东坠子形成的标志。
豫东坠子在形成过程中,以新鲜活泼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书和山东大鼓、渔鼓艺人参加到改革创造的行列中来,使豫东坠子增加了大量曲目,丰富了演唱技巧,促使这一新兴曲种日益成熟,并迅速流传到邻近的山东、安徽等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此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豫东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她们的出现,使得豫东坠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现了男拉女唱或男女对唱的方式。女演员的出现,促使豫东坠子扩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所提高。 
豫东坠子的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 4部分,共十三大韵。即知西韵、人晨韵、宫升韵、天仙韵、拍灰韵、焦骚韵、徘徊韵、啪塔韵、彷徨韵、铁血韵、雷特韵、丑牛韵、扑苏韵。在主体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蹦、五字坎、七字韵、巧十字、捉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表现不同的感情。伴奏乐器坠胡独具特色,早期开场时都有即兴演奏的“闹台曲”,热烈火爆,以吸引听众。闹台以后向起腔过渡的乐曲,是速度和力度的缓冲,称为“过板”,现代都改为前奏曲。伴奏的主要部分是“托腔”,是唱腔进行中的模仿性过门,包括乐句中间的对应性过门、乐汇中间的填补性过门、寒韵(悲腔)中间的吟哦性过门。击节乐器有伴奏员使用的脚梆和演员使用的简板、铰子、矮脚书鼓、醒木等。由道情改唱坠子的多用简板,由三弦书改唱坠子的多用铰子,由大鼓改唱坠子的多用矮脚书鼓,醒木多在说唱长篇书目时使用。演唱方式有单口、双口(或对口)、三口(或群口) 3种,并各有适宜的书目。
豫东坠子在夏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谱系为:第一代彭晓山(1904年生);第二代魏良平(1943年生);第三代毕桂英(1951年生)、何含华(1967年生)、田素贞(1954年生)。魏良平,艺名魏忠侠,绰号大辫,系夏邑县孔庄乡郇营村人。师从曲艺届知名艺人彭晓山为师,继承发扬了师傅唱腔柔美挺秀、韵味优美动听、唱、白间用、字正板稳的艺术风格,曾先后在省、市、县曲艺会演中获奖,是豫东曲艺界著名的坠子艺人。代表曲目《大明英烈传》、《大红袍》、《林海雪原》、《奇袭乌龙镇》、《徐秋影案件》等,足迹遍及河南信阳、洛阳,安徽蚌埠、涡阳、毫县等地。毕桂英,女,汉族,系夏邑县罗庄乡孟楼村人。为提高技艺,1979年又拜宁陵县“坠子王”于学勤 (已故)为师,由于天性聪慧,勤奋好学,17岁时就登台演出。“大跃进”初期,毕桂英参加了夏邑县曲艺队。曾多次在商丘地区汇演中获金和银奖。擅演《郭举埋儿》、《范沖淹表家》、《金鸠记》、《龙凤再生缘》、《大红袍》、《珍珠伢牌记》等传统坠子书。毕桂英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她注重吸收各个门派的艺术专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她的唱腔以节奏明快、语句流畅、吐字清脆、唱腔悠扬婉转见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有“看了坠子,卖了被子”之说。
豫东坠子具有浓厚的豫东地方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源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虽然它只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2011年2月,豫东坠子列入第二批商丘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上一篇:豫东琴书
  • 下一篇:豫剧唐派唱腔